The Notwist - Close to the Glass

by DOPM
the-notwist-close-to-the-glass.jpg

德國獨立樂隊The Notwist一直不是一組墨守成規的樂團,在Markus AcherMichael Acher這對兄弟檔與其團員的開創下,他們早期的音樂風格雖然玩著硬蕊龐克、金屬,卻在電子編曲奇才Martin Gretschmann的加入下有了不一樣的轉變,從專輯《Shrink》的憂鬱氛圍開始,電子編曲成為The Notwist音樂中的主幹,於是在《Neon Golden》我們聽到了完美融合Glitch電訊雜音與流行旋律的首首曲子,這也是他們評價最高的專輯,不過接下來浪漫、溫暖的《The Devil, You + Me》它的溫度似乎更貼近我們的體溫。

回顧著這些往事是因為專輯《Close to the Glass》的發行剛好是The Notwist成團的第二十五年,能如此持續玩著音樂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如今他們已是德國相當重要的獨立樂隊以及旗手。當時要不是Markus Acher推促著Thomas Morr成立廠牌,我們現在也不會聽到德國獨立廠牌Morr所發行的無數作品

回過來聊《Close to the Glass》這張專輯,其中某些曲子給我的感覺是相對冷調的,但又有一些愉悅的變化,聽起來並不是那麼的一致,但也因此有些意外的驚喜,如著重各式節拍的〈Close To The Glass〉與以吉他為導向的單曲〈Kong〉聽起來幾乎是兩種心情。〈Kong〉的主題是Markus年輕時家裡遭遇水災因而受困的經歷,他幻想自己被超級英雄給拯救,在帶有童心的敘事下,是絕望與希望間的對抗。

另外在作品當中似乎有些像其它樂團致敬的橋段,當然全憑我自己的猜測,像〈Into Another Tune〉急促的虛擬提琴奏鳴不斷繚繞,在旋律上讓人想起Portishead的〈The Rip〉,曲子的行進方式也頗為相似,還有在〈Seven Hour Drive〉當中顫動扭曲的吉他音牆、雷射槍掃般的聲響、朦朧不清的合音,讓人想起My Bloody Valentine的音樂,彷彿向大家宣告The Notwist也是能玩Shoegaze音樂的,而且玩的還不差。

Run Run Run〉取樣了各種不同的聲音來源,除了主旋律外,曲子每一秒的行進都有隨機的元素加入,然而聽著長達九分鐘無人聲的〈Lineri〉像是面對訊息不斷流竄的屏幕,人們在一片無機的海洋上載浮載沉,The Notwist的音樂是訊號,是音符,也是文字,他們始終站在這樣的交叉點上。

Markus被問到為什麼只用英文寫詞,他說他們從以前到現在都受到英美流行音樂的影響,所以自然習慣這樣的創作方式,也因此Markus的歌聲在唱英文時有種特別的腔調,但絲毫不會讓人感覺有不自然的地方,他薄淺不張揚的嗓音一直是樂團的標誌之一。

總體來說《Close to the Glass》是一張在聲音上富有層次的作品,雖然並不具有最原創的風格,但有趣的地方就在於他們不害怕嘗試,不願停留在原地,即使過了二十五年後依舊如此。

by pblue

評分: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