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ma - Loma

by DOPM
a0997779065_10.jpg

前年在倫敦看過德州樂團Cross Record與Shearwater的演唱會,身為Shearwater數年的樂迷,注意力都放在主場上,不過聽暖場團Cross Record時覺得音樂十分美麗。今年初得知Shearwater的主腦Jonathan Meiburg與Cross Record合組了新團Loma倒也不感到驚訝,因為Jonathan Meiburg先前已經有許多提攜後輩的事蹟(Sharon van Etten曾是Shearwater的經紀人)。仔細聆聽Cross Record的上一張專輯《Wabi-Sabi》並閱讀資料,發現Shearwater當時還出借了鼓手Thor Harris給Cross Record,所以這兩團在音樂上原本就有很多交集。

Loma這個計畫結合了Cross Record幽微細緻的特質和Shearwater近年來比較戲劇化且外放的風格,從曲子中的轉折和旋律的流動可以聽到Jonathan Meiburg的手筆。為了與Shearwater作區別,Loma由Cross Record的Emily Cross擔任主唱,她的歌聲不屬於受過訓練專業歌者的類型,反而像身邊的友人那般樸實無華,同時又似乎與外界隔了一層膜,散發出孤獨的氛圍。錄製《Loma》時,Cross Record中原本是夫妻的Dan Duszynski和Emily Cross決定結束婚姻關係,雖然專輯並非刻意在描寫感情事件,但游離的心境還是滲入了專輯中的每一首歌。

開場曲〈Who Is Speaking〉細瑣的吉他撥弦帶出沉思的心境,Emily Cross扮演的角色正處於生命中過渡不明的階段,她疑惑地探問晝夜運行的現象,或許因為她找不到自身在世界中的定位。歌曲無縫連接到〈Dark Oscillations〉,鼓手和製作人Dan Duszynski的鼓聲一敲下,聽者彷彿進入了還看不到出口的隧道,在幽閉的空間中迷走,這首歌背景詭異的音效讓人想起Massive Attack,仔細聽也可以聽到Jonathan Meiburg高亢的和聲像鬼魅一樣跟隨著Emily Cross。連續經過兩首黑暗的歌曲,〈Joy〉顧名思義帶來一些光彩,主歌到副歌的樂器堆砌與Shearwater的上一張專輯有些相似,一分半鐘左右出現的優雅吉他破音可說是Jonathan Meiburg的正字標記。

〈I Don't Want Children〉聽著令人心碎,感情生變後,要是孕育了下一代便會一直看到前任伴侶的影子,鍵琴與時而出現的吉他搭配Emily Cross脆弱的歌聲為逝去的愛情留下絢麗的剪影。即便是專輯裡最琅琅上口的歌,且有節奏明快的合成器,〈Relay Runner〉氣氛上仍然顯得淡漠,在專輯的這個時刻敘事者尚未戰勝低潮,想繼續沉溺在回憶裡。

專輯後半段到尾聲前的歌曲都很細膩,戴著耳機聽能捕捉到許多精巧的音效,畢竟樂團錄音時對於細節處理下了苦心,例如〈White Glass〉就收尾地很漂亮。〈Sundogs〉和〈Shadow Relief〉都是情感豐富但低傳真製作的歌曲,前者還能聽到樂團在德州鄉下錄音時,周遭的鳥類和小狗活動的聲音,不過調性上與Shearwater的慢歌極為接近,甚至讓人覺得只是換了主唱。

終曲〈Black Willow〉最能展現出Loma與樂團成員其他計畫的不同之處,也是專輯的首支單曲。音樂聽起來極簡且詭異,但同時歌唱的樂團成員們彷彿亦步亦趨相互扶持,企圖找到新方向,終於脫離整張專輯一直滯留的臨界區域。Loma這個計畫理當沒有取得商業性成功,今年中Jonathan Meiburg還需要向外界募款來支付巡迴的費用和樂手的薪酬,然而在製作專輯的過程中,團員的合作也協助了彼此度過生命中的難關。不論以後成員們還會不會以Loma名義發行專輯,他們澄淨脫俗的音樂會繼續為平凡的事物賦予詩意。

by Debby

評分:

Parquet Courts - Wide Awake!

by DOPM
Parquet_Courts_Wide_Awake.jpg

面對政治局勢的轉變,社會與環境問題依舊以難以想像的速度失控著,大眾也在資訊快速流動的同時對解決問題的方式失去想像力,然而Parquet Courts則將這個時局的困境完美的寫進了《Wide Awake!》中,他們以異常樂觀的方式激勵著大眾起身面對自身眼前的難題。相較於他們先前擅長的龐克、噪音搖滾樂風,這次的樂風更融入了放克,如同前輩Minutemen將放克強勁的節奏感帶入龐克音樂躁動的情緒裡,當然也受製作人Danger Mouse的影響,節奏成為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貝斯手Sean Yeaton的Bassline在曲中也能完美撐起歌曲的韻律,在曲風的轉變下,他的特質更能不同以往的被展現出來,在專輯中成為不輸於吉他的要角。

專輯首曲〈Total Football〉取名自一種由荷蘭球隊發揚光大的足球戰術,在球場上的足球員沒有固定的位置,每個球員都可以成為進攻或防守球員,這也讓對手更難以捉摩球隊的進攻模式,這個戰術也啟發了主唱Savage,他在曲末喊唱著"Fuck Tom Brady!",他認為美國人不應該像美式足球隊球員Tom Brady一樣單靠自己來獲得勝利以及如此崇尚英雄主義,在社會上的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對抗社會不公義的人,以團隊的概念來取勝,而不只是寄託在某個英雄人物上來取得勝利,他表示他並不是針對Tom Brady這個人而是針對這個川普支持者所象徵的價值觀。

如同放克音樂先驅Funkadelic的歌曲充滿著放克的能量,〈Violence〉以放克搖滾講述美國從古自今的暴力事件,尤其是隨著美國近年來新聞上所播報大規模槍擊事件頻率的上升,大眾對這類事件的憤怒程度反而逐漸下降,當暴力新聞成為每日生活的一部分時,人的感受程度也因此而疲乏,導致我們更加習慣這類事件的發生卻沒有時間來反映每個事件背後更深層的問題,當然不只是美國,台灣也有著同樣的現況。

將全球暖化議題寫入曲子裡或許不是件新鮮事,但〈Before the Water Gets Too High〉中的比喻卻相當絕妙,Savage用玻璃在破裂前不會先彎曲的比喻來形容海平線的上升很難被察覺但只要一上升就已經為時已晚,到時我們所賺的金錢又有什麼意義,反正金融中心將被淹沒,城市就像股票的指數一樣下沉海面,如果人類的商業行為繼續對環境造成破壞,所賺的金錢也買不回逝去的時間來拯救不可逆的破壞,難道要等到掌握權勢的富人成為難民時他們才要來解決問題嗎?他們用貝斯線與Omnichord的聲響將這些質疑拋出給地球上的居民們。

在〈Almost Had to Start a Fight/In and Out of Patience〉中他們將兩首龐克歌曲結合在一塊,前曲講述面對極右派與法西斯份子的憤怒心情,幾乎是快要跟對方開打的情緒,後曲則是純粹對檔在你面前的東西感到不爽。〈Normalization〉探討當今要決定什麼是正當什麼是不正當變得困難,尤其是媒體在反覆報導事件時常會將事件正當化,讓人感到習以為常,將人的思考僵化不再進一步思考直接接受媒體給的答案,甚至到最後這樣機械化的思考模式連通過圖靈試驗都會有困難,歌曲中段的變奏我覺得是他們前所未有的嘗試,Danger Mouse將酷炫的立體聲效加入到他們的節奏組使得整首歌變得更加有變化性。

〈Back to Earth〉講述將死之人回顧自己掙扎的一生並從中學取教訓,並將學到的東西交給地球上其他的人們,並且讓這世界變得更好,即使是低沉的曲調態度卻異常的樂觀。而單曲〈Wide Awake〉或許是他們目前為止所創作出最熱鬧的一首歌曲,兩把電吉他彈著放克的節奏,跳舞的節拍直叫人搖擺身軀,用樂觀積極的曲調叫人起身無所畏懼的面對問題,像是進行曲讓人能夠排除萬難的跨步向前走。

而Parquet Courts也將紐約貧窮的景象寫進了〈NYC Observation〉。無家可歸的人們因毒癮酒癮而陷入貧窮的無限循環,路過街友的每個人都認為會有其他機構來解決他們的問題,但事實上卻沒有,這樣貧窮的景象也如同暴力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變成人們習以為常的光景。〈Death Will Bring Change〉則是吉他手Austin Brown將親人意外死亡對他所造成的改變寫進歌裡,歌曲甚至還加入了孩童們的合聲這也是他們前所未有過的嘗試。

結尾的〈Tenderness〉以輕鬆的鋼琴旋律將所有人必須團結一致的心情再一次表達出來,即使被虛無主義圍繞著也要將它打倒,即使專輯充滿了憤怒的情緒,他們還是樂觀的相信只要大家能湊在一塊沒有什麼問題好不能解決的。

即便Parquet Courts是將美國當代現況寫進了《Wide Awake!》中,但在台灣仍能感受到被同樣的問題圍繞,這也體現出人們深陷在相同的困境但卻找不到共同的目標可以一同前進,日久也導致對改變失去了信心,而這張專輯卻駁斥了這樣退縮的心態,認為只有將各個位置上的人凝聚在一起才有改變的力量。《Wide Awake!》絕對是他們成軍以來最成熟的作品,漂亮的將他們的立場以放克融合龐克的音樂形式將訊息傳遞給大眾,從城市觀察者,轉守為攻,用直接又睿智的詞句叫你起身面對你所忽視的一切現狀。

by pblue

評分:

Yo La Tengo - There’s a Riot Going On

by DOPM
YLT-Theres-a-Riot-Going-On-art-1521566569-640x640.jpg

 對於Yo La Tengo 這樣不朽的傳奇獨立樂團,還能在2018推出新的專輯,實在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走過了九零年代那樣獨立搖滾的全盛時期,並在當時推出像《Electr-o-pura》和《I Can Hear the Heart Beating as One》如此經典的專輯, Yo La Tengo早就在indie樂迷心裏有了無可撼動的地位。只是在近幾年從《Fade》之後所出的專輯,聽起來總覺得好像是少了甚麼,覺得他們好像真的老了,甚至在現場Ira Kaplan這位不老頑童刷起爆破吉他都不像以往那麼過癮。

在2015推出了翻唱專輯《Stuff Like That There》後,他們接到了改編自暢銷社會書「背離親緣」的同名紀錄片(預計今年會上)的配樂工作,而Ira、James、Georgia 三人就開始在一起jam。而James則是用電腦音樂製作軟體Pro Tools進行錄音與後製。根據訪問,這張專輯就是在這樣即興演奏的環境下漸漸產生的,然而編曲的方式卻是相當不同。因為他們把jamming 時的撥弦、滑音、鼓擊、甚至是feedback剪輯出音樂小片段,再把這些片段looping、堆疊、或是倒帶,宛如在拼拼圖一樣的方式創作。

而或許也就是這樣的創作方式,揪心的芭樂旋律,招牌爽炸的破音時間,在新專輯幾乎都是找不到的。〈You Are Here〉有點像是 《Fade》的延續,把krautrock重複的節拍編成溫馨又充滿希望的曲子,為專輯打開了序幕。但是很快就會發現這張專輯的歌風格五味雜陳,不免讓人有種失焦的感覺。甚至有種這是一張未完成音樂草圖的錯覺,許多曲子甚至沒有該有的明顯樂曲發展。但偶爾有幾首歌還算不錯,像是〈For You Too〉,就還帶點經典YLT破音元素,但是比起以前的作品那還是差的有點多。〈Let’s Do It Wrong〉則是另一個經典的YLT,甜美的男女對唱無疑是indie pop的夢幻小品。

By esuf

我想只要你是死忠Yo La Tengo 的樂迷,幾乎是不可能對他們推出的任何新作品感到失望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是Yo La Tengo!其實我想講到這裡就好,如果你也是樂迷,自然就會懂為什麼我會這麼說。但是為了澄清我不是無腦的腦粉,還是稍微解釋一下好了。

我愛Yo La Tengo,不只是他們曾經作出經典的獨立搖滾作品,而是他們這個團曾經做過的一切事情。想想看他們都是耳順之年的老頭了,他們還可以這樣完全沒有包袱的不斷嘗試新的東西,把他們之前一起jam音樂的傳統打破,全部用拼貼的方式來摸索一個曲子可能會是甚麼樣的面貌。雖然他們也是常常幹這事,把同一首曲子改編的完全不一樣。但是今天,他們所嘗試的方式是一個完全不會樂器的人也能做音樂的方式,他們把三四十年的經驗全拋在後頭,把自己當作是amateur的態度來創作新的音樂。

當然新專輯的音樂聽起來或許沒有那麼新,卻是相當amateurish,不過這似乎始終都是Yo La Tengo覺得他們該走的方向。從〈Sugarcube〉的音樂錄影帶,我們看到他們是如何揶揄那些想要成為rock star 或是別人想像中的搖滾音樂人的荒謬行徑。而他們一路走來,做的音樂都是他們自己想要做的音樂,而不把樂評、銷售甚至是他們的樂迷當作做音樂的對象。對我來說,才是他媽的真搖滾。如果你真的想要聽他們破音吉他搖滾的東西,聽他們舊專輯就好啦!

而甚麼才是真正做自己的音樂? 就是做他們自己喜歡聽的音樂,誰管它曲風雜亂!了解Yo La Tengo的人都知道他們是貨真價實的樂痴,他們各種音樂都聽,芭樂的、實驗的都照單全收。也因為他們是真正的喜歡不同音樂,他們毫不掩飾地用他們獨特的演奏效法其他樂風,管它是krautrock、free jazz、ambient、bossa nova。其實這張專輯再多聽幾次下來,曲風的迥異會越來越不明顯,圍繞著整張專輯的是一種introspection的氛圍,可以說它有溫馨的感覺,也可以說它是一種令人感到欣慰的存在。

專輯名取得雖與Sly and The Family Stone經典專輯同名《There’s a Riot Going On》,然而曲風的走向卻是天差地遠。我自己的解讀是外界的紛紛擾擾不斷地在持續發生中,但是有了YLT的音樂陪伴,我們能透過他們的音樂把自己沉澱下來。不論是暫時從這個混亂的社會抽離一陣子,或是自己靜下來思考屬於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轉貼,選邊站或是湊熱鬧。在2018還能從我一直以來都很愛的樂團,聽到如此樸實美好的音樂真的是一件很感人的事情。

By fuse

Preoccupations - New Material

by DOPM
a3834850802_16.jpg

由於對絕望處境的深刻描寫、桀驁不馴的態度以及在後龐克樂風上另闢蹊徑,加拿大樂團Preoccupations已經成為我最喜愛的樂團之一。自從聽到先行單曲〈Espionage〉之後,便殷殷期盼新專輯《New Material》的發行(樂團在命名新專輯方面還是很隨便);隨後的單曲〈Disarray〉、〈Antidote〉也完全滿足我的脾胃,《New Material》可說是2018上半年我期望最高的專輯。

《New Material》在聲響上與首張專輯《Viet Cong》較為相似,都採用仿若Joy Division似從遠方傳來、經過特殊處理的鼓聲,不過吉他手Scott Munro在受訪時提到樂團這次刻意要擾亂聽眾的視聽,讓人分不清聽到的樂器演奏究竟是吉他還是合成器。另一方面,雖然團員可能嘗試了更多實驗性的聲響,在寫曲方面的旋律性反而提升,主腦Matt Flegel略為嘶啞的歌聲是順著樂器演奏的引導唱出來,而不是與之互別苗頭,所以《New Material》較缺乏前兩張專輯的原始張力,但比前作更好入耳。

單曲正巧都位於專輯的前半段。先前提到的首支單曲〈Espionage〉以空蕩的鼓聲開場,隨後進入的合成器旋律十分搶耳,Flegel的聲音與機械化的節奏結合後幾乎讓人想要起舞,這些都體現出Preoccupations音樂的主要概念:以戲謔的態度面對人生中的苦難。它的低成本MV作為副歌時不斷重複的 Change is everything (But it’s nowhere to be found) 的視覺呈現真是再適合不過,不停變形的灰階幾何圖形使聽眾宛如置身在M. C. Escher的圖畫中,永遠走不出迴圈,但這場悲劇又帶給人難以言明的荒謬喜感。瞪鞋風格的〈Disarray〉主旨探討人生完全建立在謊言上,有趣的是,其中旋律美好的吉他riff和貝斯給人一種浪漫的感覺,這首歌可能是Preoccupations成團到目前為止最容易被人接受的歌曲。

長六分鐘的〈Antidote〉以合成器為主軸,樂團同樣製造出反烏托邦場景與惡趣味並存的氛圍;不同於樂團大多數的歌曲,〈Antidote〉指涉的焦慮來源非常明確——我們每天無法休止地吸收來自各方的破碎資訊,卻沒有耐心深入研究嚴肅的議題(No dialogue between yourself / And an intelligent objective),在Flegel於副歌絕望吶喊 To live is to suffer again and again 之後,「資訊過量」的字句與凌亂的鼓聲不斷重複,讓人切身體會到焦躁感,歌曲最後在古怪的環境音響中倏然結束。

專輯中的其他歌曲也不乏佳作,第二首歌〈Decompose〉在扎耳的仿吉他聲中開展,歌詞黑暗但十分詩意,我很喜歡這首歌的人聲旋律,Flegel說樂團創作時嘗試了David Byrne與Brian Eno將大調主旋律與小調和聲搭配的方式,聽起來格外優美。詭異的〈Manipulation〉充斥著自怨自艾的情緒,認為自己的存在沒有意義,主歌間的噪音橋段令人不安,使得副歌的 Please don't remember me / Like I'll always remember you 情感衝擊特別強烈。

有點可惜的是,《New Material》在後段顯得有點「混」,〈Solace〉嚴格說來並不差,急促的吉他 (?) 與厚實的貝斯組合聽起來過癮,但感覺是樂團輕而易舉就能寫出的曲子,若說它出自前兩張專輯也很合理。〈Doubt〉的鼓機節拍、復古的合成器以及Flegel拖慢的唱腔讓它聽起來如同向Depeche Mode致敬的歌曲,樂團承認歌曲是在他們酒醉時快速完成的,要是他們再花些功夫或許能將這首歌帶往更有意思的方向。終曲〈Compliance〉戲劇化的電氣效果宛如2000年代中期的m83,令人有些摸不著頭緒,懷疑究竟是怎麼來到這邊的,專輯怎麼突然就播完了?

雖然《New Material》是Preoccupations三張專輯中長度最短的,結束得也略顯倉促,但也預示了Preocucpations一些新的創作方向,包括增加電子元素、加強旋律性,〈Espionage〉、〈Antidote〉、〈Manipulation〉等歌曲探討的主題也較深入個人內心,而非一體適用的汎汎之談。在步調快速又紊亂的每日生活中,我需要Preoccupations的音樂提醒我檢視重要的問題,並不放棄想像更好或更壞的現實。

by Debby

評分:

Ought - Room Inside the World

by DOPM
10_404_404_608_ought_roominsidetheworld_1400.jpg

在聽到《Room Inside the World》裡的單曲〈These 3 Things〉時,心想那個以電吉他噪音為要角的Ought到哪裡去了。這次他們褪去了電吉他噪音,改以重複的鼓機節奏與貝斯線還有合成器來譜成曲子,優雅且流暢的節奏給人相當耳目一新的感覺,而歌曲的音樂影像也相當的耐人尋味。影片中,人們為一個假人設置了各種符合他日常需求的自動化機關,但建立起的這些自動化的準則要套用到真人上卻完全不適用,機關原先該發揮的功能幾乎全部都亂了套,因為同樣的模式和價值觀不可能套用在不同人身上,就像主唱Tim Darcy在歌曲中所唱,你必須清聽並感覺你的靈魂,而那個不安於現狀的因子一直都在你的靈魂中,因此物質生活、制度與框架有時對我們來說就像是囚困靈魂的監牢,如果要一個人完全遵循框架而活那幾乎是違背人性的,我想這也是這張專輯很重要的一個主題。

Tim Darcy的唱腔在專輯中給人一種非常富變化性的感覺,在專輯中他可以是Robert Smith、Scott Walker、Morrissey 、Mark E. Smith甚至是David Byrne,但那歌聲聽來是比模仿還要更內化的聲音,更像是聽了他們的音樂無數次後所自然而然會唱出口的嗓音。像歌曲〈Disaffectation〉中的歌聲聽來就像是Robert Smith跟Scott Walker兩人的唱腔融合在一塊,Tim Darcy唱著那種不安於現狀的感覺是相當神聖的,這感覺也讓他覺得自己是真真切切的活在這個世界上,音樂上,Ought則讓像The Smiths那樣八零獨立吉他搖滾的血液流竄著整首曲子。

整張專輯就如同開場曲〈Into the Sea〉和專輯封面所描繪的那般,色彩不斷的流變,猶如深灰轉為藍色再由深藍色轉變為灰。當媒體問他們這張專輯跟以往的作品相比,在政治的想法上有什麼改變,畢竟團員們是在2012年魁北克的學生示威上所認識的,而整張專輯在概念上又比以往的作品來得抽象,不由得讓人以為他們已經從當代政治中抽離出來,但Tim Darcy認為這張專輯跟他們過往的作品一樣政治,畢竟有什麼音樂不是政治呢?只是他們對現狀沒有絕對的答案,比起非黑即白,他們比較偏好站在所謂的灰色地帶上。

在編曲上,我喜歡像〈Disgraced in America〉和〈Take Everything〉那樣非直線式的實驗性編曲,總是有一些驚喜藏在當中意想不到的地方,因為你可以聽得到同一首歌曲在轉換他自己的結構,聽起來異常的自然但又富饒複雜的結構變換,天啊,你想〈Take Everything〉的後段不正是Yo La Tengo嗎。到了〈Desire〉,Tim Darcy搖身一變成David Byrne,開頭的合成器如同深藍色的浪波揭開曲子的序幕,接著明亮的吉他弦響巧妙的穿插其中,他神經質般的歌唱方式絕妙的與合唱搭配,聽來猶如看著深邃無盡的大海一般。

終曲〈Alice〉曲名所指的是爵士鋼琴家Alice Coltrane,也因為她的音樂深刻的影響著他們,所以歌曲以她為名。曲子由重複的合成器琴鍵聲轉變為全然的環境音效,聽者就像是朝著深不見底的洞井望著,看不到盡頭,只有無盡的黑。《Room Inside the World》比起他們前兩張專輯聽來更加細膩、優雅,它不會是一張你聽一次就會喜歡的作品,但卻是一張越聽會越有味道的專輯。

by pblue

評分: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