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終榜】DOPM最喜歡的專輯21到30名

by DOPM

30. Radiohead - A Moon Shaped Pool

聽完《A Moon Shaped Pool》很難形容對這張專輯的感覺,身邊的Radiohead樂迷已經對他們的作品不再有太大的期待,但他們近期的作品一直都是屬於慢熟型的,如果不深入去聽Thom Yorke到底想唱什麼,很多時候也只能在霧裡看花。對於近年來右派陣營的聲勢大漲,〈Burn the Witch〉將社群與媒體對特定團體與對個人的獵殺投射在歌曲中,但或許對社群崛起的原因必須更加深入探究才能找到最根本的問題,歌曲隱晦的呈現方式,留給人給予除了善惡二分法外的解讀。

〈Glass Eyes〉與〈Identikit〉兩首意旨心碎的歌曲,讓人聯想起Thom Yorke的私人感情,或許是媒體對他結束了一段長久以來的關係大肆渲染的一番,但慘情的旋律實在叫人傷感,專輯最後一首曲子放了早已寫好的〈True Love Waits〉似乎也不是巧合。〈The Numbers〉則是對全球暖化的悲鳴,講述著未來掌握在我們手中而不是在數字上。在音樂上,他們以合成器、電吉他、木吉他以及貝斯來呈現出冷調的氛圍,其實並沒有太驚豔的地方,很多表現方式在之前就已嘗試過,但〈Ful Stop〉或許是第一次他們認真想做一首Krautrock的歌曲,畢竟我們之前都只能說他們受德式泡菜搖滾影響,並不是真的有玩過完全相似的風格,應該會是彩虹裡神曲〈Jigsaw Falling Into Place〉後我最喜歡的Radiohead曲子。

(by P)

29. V.A. - Kei Nishikori meets Nujabes

這不是張全新的專輯,僅只是日本網球選手錦織圭挑選了他所喜愛的Nujabes歌曲集結成輯的作品。初次聽到他的作品是在香港的White Noise Records,當時店裡正在放送中村遙的《Melodica》,那是我對Nujabes這個名字首次有了印象。而今年年中自東京購回《Modal Soul》、《Spiritual State》後,幾乎是無可抑制地跌入Jazzy HipHop的領域,整個2016下半年便在不斷翻找相關曲風的音樂中度過。然而到頭來還是Nujabes的作品最迷人,任何環境狀態下皆能適用,聽了不下百次仍不厭膩。

(by H)

 

 

28. The Brian Jonestown Massacre - Third World Pyramid

從九零年代以來The Brian Jonestown Massacre一直都是一個多產的新迷幻搖滾樂隊,不管樂團曾經有過多少的衝突,重組過多少次,也沒辦法阻止主腦Anton Newcombe的創作慾。雖然《Third World Pyramid》是一張中規中矩的迷幻搖滾作品,但整體的旋律性相當的多元,可以聽到夢幻民謠風格的〈Assignment Song〉,異國曲調的演奏曲〈Oh Bother〉,再到快節奏專輯同名曲〈Third World Pyramid〉等曲子都能滿足喜歡那種漫步在太空的迷幻樂迷。

(by P)

 

 

27. The Anchoress - Confessions of a Romance Novelist 

初聽The Anchoress,直覺會將她與PJ Harvey、Tori Amos、Kate Bush等創作人產生連結,Uncut雜誌則以唱著John Grant曲調的Karen Carpenter來形容這張debut album。專輯錄音的呈現上,將Catherine A.D.的聲線表現得極為清晰且定位靠前,喜好欣賞女聲演繹的樂迷或可從Catherine A.D.在各式風格下的華麗轉換間得到滿足。不過,與其說《Confessions Of A Romance Novelist》是indie sound,我反而認為其更偏向流行音樂,只是編曲結構較有90年代的風味,轉折與餘韻也較現今普遍的流行音樂來得更為豐富多樣。

 

 

26. Swans - The Glowing Man

Swans主腦Michael Gira宣稱《The Glowing Man》將會是他們繼2009年重組以來最後一張作品,對於Swans來說他們的作品一直都是很有野心的,那樣的企圖心也讓他們每一次都很難超越自己,即便不能超越自己,他們還是在《The Glowing Man》用盡全力想要挑戰樂迷的耳朵,或許是長達兩小時的專輯長度,一般人很難有時間能一次聽完,加上每一首歌的醞釀期比起前幾張專輯還要長,也提高了聆聽的難度,不過當你真的全心花時間轉大喇叭音量去聆聽就會是一種相當獨特的體驗。

 〈The World Looks Red / The World Looks Black〉是Michael Gira將他在八零年代曾在Sonic Youth歌曲〈The World Looks Red〉的作詞重新在這張專輯重新翻唱。〈When Will I Return?〉是寫給Gira的老婆Jennifer Gira並由她來獻唱,獻給她從傷痛中站重新起來的勇氣。〈Frankie M〉是獻給世界上每一個受傷的靈魂,而〈Finally, Peace〉則是以描述末日的景象向大家告別,當一切消逝殆盡,他們的榮耀將會是永恆。

(by P)

25. Michael Kiwanuka - Love & Hate

《Love and Hate》發行之初無特意關注,直至某日夜晚在Apple Music上點開了〈Cold Little Heart〉的MV,那一刻徹底地被震懾住(上一回有此相同感受的音樂,是坂本龍一於Avatar Studio現場演奏的影片)。長達五分鐘的前奏鋪陳,有著媲美〈While My Guitar Gently Whips〉的滑絃吉他獨奏,低迴幽美的氛圍更宛如Pink Floyd經典再現。爾後節拍漸起,Michael Kiwanuka厚實穩定的人聲湧入,拉開序幕後的場景彷彿Terry Callier搭上Wilco的旋律線,加上帶點Motown風格的顫抖琴弦,那毫無疑問是一觸及靈魂的聲音。

 

24. ANOHNI - HOPELESSNESS

如同專輯名稱《HOPELESSNESS》,Antony化名為ANOHNI將一些當今的議題以絕望的心情寫進這張專輯裡,有趣的是歌詞的視角並不是以批評的角度來書寫,而是以反諷的方式來呈現,或讓他自己成為每一個事件、環境中的受害者,他可以是在中東被無人機轟炸的小女孩、成為看著動物因全球暖化而死去的那個人,成為那個被政府以國家安全為名無時無刻監視的人、成為在世界各地被執行死刑的人等。即便音樂上以電子節拍為基底,Antony極具張力的歌聲始終能帶來將情緒渲染到每首歌,每個主題上。為什麼要這麼殘酷的將我與地球隔絕呢?化身為每一個受害者的Antony在《HOPELESSNESS》中用他的歌聲問著世上的每一個人。

(by P)

 

23. Exploded View - Exploded View

德裔英國唱作人與政治記者Annika Henderson過去以Anika的名義發行過獨具個人風格的翻唱專輯,她冷靜、超然中帶著一絲瘋狂的聲線令人想起Nico。在墨西哥表演時,她結識了製作人Martin Thulin、Hugo Quezada及Hector Melgarejo並組成了Exploded View,練團一陣子後,他們以極快的速度錄下首張專輯《Exploded View》。Anika政治報導的背景在這張專輯上得到有力的發揮,例如〈One Too Many〉提及許多過著自毀性生活的人,〈No More Parties In The Attic〉講述現在資本主義社會無法避免的疏離感、〈Lark Descending〉詰問不同人參與社運的投入程度。音樂上展現了來自後龐克、七零年代的前衛音樂等影響。單曲〈Orlando〉特別令人印象深刻,冷冽的鍵琴和律動的貝斯雖然衝突,描摹我們隨時接觸來自不同時空與情境的日常生活卻意外地貼切。

(by D)

22. M83 - Junk

相較於前兩張作品敏銳的潮流嗅覺,M83於今年發行的新輯《Junk》充斥復古氣味。藉由返還70、80年代的音樂風格,追悼那被人們拋棄遺忘的過時流行產物。即便作品樣貌與前作有著幅度不小的改變,但Anthony Gonzalez仍將一卡車的復古曲風玩得有聲有色。《Junk》構築的音樂堡壘觸及了模糊隱約的年幼記憶,令我想起那個還用著VHS倒帶機和磁頭清洗帶的緩慢時光,感官慾望曾經如此單純且容易滿足。

(by H)

 

 

 

 

21. Danny Brown - Atrocity Exhibition

我想Danny Brown應該是唯一一個會拿Joy Division的歌名〈Atrocity Exhibition〉來當專輯名稱的饒舌歌手。但是整張專輯就如其名一樣,Danny用歌詞描繪出現代社會以及他自己生活中的各種atrocities。像是看一部Danny 自導自演的超現實恐怖cult片,裡面的畫面充滿了酒精、毒品、性、槍枝、暴力,有時令人不敢直視,因為它既殘酷又寫實。但是會讓Danny與其他饒舌歌手與眾不同的是,雖然他活在這喧囂的墮落馬戲團當中,卻不曾忽視他自己真正的感受,也因此他能從內心挖出屬於他私密的脆弱的那一面,甚至是懷疑他的成功並正視他自己的惡魔。另外也許是加入Warp廠牌的關係,他在拍子的選擇上拋棄了主流的嘻哈節拍,反而挑了很多怪異又實驗的音效,讓整張專輯的氣氛與層次的堆疊更加豐富也更有挑戰性。

(by F)

西雅圖音樂巡禮

by DOPM
R0016450.JPG

如果你問我這世界上有沒有一座城市是獨立搖滾樂迷此生必去一次的,我的答案不會是紐約、倫敦、柏林,而會是西雅圖這座位於美國東北部的城市。有人說西雅圖整年被雨水填滿、空氣冷冽,但對短暫在十月初待了五天的我們而言,這裡感覺是相當適合人居的城市,沒有了紐約的繁忙與燥熱,寬廣的道路與路兩旁的高聳葉林讓人覺得心曠神怡,時有陽光,時有陣雨,海港的風光盡收眼底。

當然我們不只是想當的普通的遊客逛逛派克市場,在星巴克創始店買買紀念馬克杯就結束,去探索這裡的搖滾樂場景才是最讓人興奮的部分。只要走在市中心就能看到不少街頭音樂家,他們一把吉他走天下,唱著你熟悉的熱門單曲,當耳邊傳來一首R.E.M的旋律就能讓你一整天保持好心情。

西雅圖是一座為自己的流行音樂文化感到驕傲的城市,從EMP (Experience Music Project) 博物館(現在又名Museum of POP Culture)就能感覺得到他們想要將流行、獨立音樂的概念以及體驗帶給大眾,也並不只是將一些相關文物、照片陳列在裡頭給人遠觀而已,裡面有一層樓層就是給大眾的體驗玩音樂的感覺究竟是什麼,一個一個的小隔間放著吉他、鼓、貝斯、鍵盤甚至是效果器,從來沒有碰過這些樂器也無所謂,因為你可以一邊看教學影片一邊摸索手上的樂器,而且還有團練室讓你跟朋友們當場即興演奏一番,一整套現學現組團的概念馬上就能讓毫無概念的人進入狀況中,你也不用花大錢買樂器找老師最後才發現自己根本不想玩這樣樂器。

他們相信每個人不分貧富種族都可以組樂團玩音樂,並且能用音樂表達自己潛藏在內心最深處的想法。

館內還有Jimi Hendrix常設展,陳列了一些他的服飾、唱片、吉他以及照片,簡述了他一路來的音樂歷程。他的音樂在紐約、倫敦得到了相當大的迴響,但他在音樂生涯的巔峰時期也只在西雅圖演出過四次,不知是否是因為他早年在西雅圖的生活過得並不開心的緣故,即便如此他的家鄉西雅圖依舊為他感到驕傲。

而Nirvana的常設展對搖滾樂迷來說應該是相當興奮的,但我覺得這個展的主題比較像是Beyond Nirvana,所要講的不只是Nirvana,而是從西雅圖的獨立音樂場景進而講到整個美國的獨立音樂史,比較像是拿Nirvana的名氣來吸引大眾來一窺這一整個場景。Nirvana早期所隸屬的獨立音樂廠牌Sub Pop已經成為西雅圖音樂界中一個重要的標誌,Sub Pop在八零年代後定義了所謂的西雅圖之聲,從早期的龐克、油漬搖滾、另類搖滾再到現在多元曲風融合的獨立搖滾,他們隨著時間而演變,在串流音樂當道的時代仍然能夠發行質量佳的實體唱片,也在西雅圖的塔科馬機場內開設了一家實體店面,但我們這次很不幸運的在要從機場離開西雅圖的時候錯過了店面的營業時間,只能在外頭看著裡頭的唱片乾瞪眼。

那西雅圖有沒有什麼好逛的二手唱片行呢?雖然這邊的唱片行真的不少,但我覺得最好逛的當屬Everyday Music這間二手唱片行,一進店裡就被店內寬敞的空間給震懾,店裡CD以及Vinyl的藏量都非常多,每張二手CD 都有塑膠殼做保護,片況也相當的好,價格也相當的合理,如果要來西雅圖挖寶,Everyday Music只能說是必經之地,能讓我們連續兩天都造訪此處,就可以知道這地方真的讓人充滿驚奇,只要五美金就能買到一張你未擁有過的經典。而位於Everyday Music對面的獨立書店The Elliott Bay Book Company對愛書人可以說是必逛之地,即使不愛書,也可以看看店內精巧挑高的木製裝潢及設計。

與Everyday Music同屬一個區塊的唱片行還有Zions Gate Records以及Wall of Sound,Zions Gate Records的藏量也是不少但價格稍貴,所以預算不夠可能會較難下手,然而Wall of Sound比較著重於實驗、環境、爵士以及後搖滾等曲風,品項較少但比較專注在特定的曲風,對於喜歡這類曲風的樂迷來說可以找到一些比較稀有的品項。

位於華盛頓大學附近的二手唱片行Neptune Music也是相當推薦的,此店藏於一處地下室內,即使店內空間已算寬大但唱片還是多到無法全部放到架上,尤其是CD就只能一箱箱疊在紙箱內,雖然不好翻找,但品項只能說非常地齊全,店員也會相當的熱心幫你查找你想買的唱片。店員看到我們買R.E.M的《Fables of the Reconstruction》就跟我們小聊一會,說這是張很好的唱片,他那時候還有去看他們跟Minutemen的巡迴演出,但Minutemen的主唱在巡迴後就因車禍去世了,樂團也因此而解散,這件事似乎對他來說一直記憶猶新,畢竟也是他很喜歡的樂團吧。

走過The Showbox這處西雅圖著名的表演場地,上頭列著Dinosaur Jr.,剛好他們即將在這邊演出,雖然在這邊看的感覺應該很不一樣,但因為之前在台北已經看過了,又加上預算的緣故就沒前往,只是感覺即使Nirvana早已不在,但另類搖滾的大叔們依然繼續玩著音樂,繼續在西雅圖的音樂電台KEXP上演出給全世界的人聽。既然講到KEXP,如果想去參觀這世界最酷的音樂電台之一,你可以在參加KEXP的導覽,但我們這次去的時間剛好錯過,建議先查一下導覽的時間,不過就算錯過還是可以在他們外面的咖啡店品嘗一下,順便看看電台直播。

去遍這世界上幾個著名的搖滾城市,沒有一座城市像西雅圖如此在乎音樂,那對他們來說不只是呈列架上的商品,而是生活中再自然不過的一部分。他們不用刻意去宣示什麼,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音樂就足夠證明了一切。

by pblue

探索Depeche Mode的開端:Basildon半日遊

by DOPM
不斷紛陳、流轉的新生活
不斷運作、增生的新生活
—Depeche Mode〈New Life〉

〈New Life〉 (1981)

來倫敦後一直躊躇要不要去三四十分鐘車程就到得了的Basildon,除了作為Depeche Mode家鄉以外,小鎮本身並沒有什麼可看之處,發完首張專輯《Speak & Spell》和第二張專輯《A Broken Frame》之後,Depeche Mode實際上便告別了此地。現在因為我們離開英國之日在即,稍微規劃一下便選了一個晴朗週六造訪。

Basildon地方政府其實沒有針對Depeche Mode設下任何紀念地標,但這並沒有阻礙世界各地的DM歌迷到小鎮朝聖。創團成員Vince Clarke(發完首張專輯就離團改組Yazoo,後來又和Andy Bell組成Erasure)的前女友Deb Danahay近年來就規劃了一個私人行程,帶樂迷造訪團員的老家、Martin、Fletch、Vince曾一起就讀的高中,樂團第一次表演的場地(學校體育館),各個樂團早期宣傳照的拍攝地點等等。而另一個Depeche Mode的老朋友Steve Burton也有自己的行程,可說是各據山頭。

由於阮囊羞澀,我們只有徒步經過幾個DM宣傳照拍攝地而沒有參加導覽,以下將介紹一些我們去過的地方讓大家參考。不過還是要先打個預防針,造訪Basildon以及其他DOPM之後會再刊出的城市,都是基於一種想像:不論時空背景差異,前往某個音樂場景興盛或某個樂團發跡的地方,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創作內涵;親自到了現場,往往會發現腦海中將音樂與地點畫出的連結,在實際地貌上是很難見到的,一切只限於想像的範疇。

2016年的Basildon車站。

2016年的Basildon車站。

Depeche Mode在Basildon站前合影。

Depeche Mode在Basildon站前合影。

Basildon火車站

Depeche Mode曾在他們故鄉通往倫敦的車站合影。Basildon與倫敦的距離比我原先想像的近許多,從辦公區Liverpool Street搭車到東邊的Basildon只需半小時左右,到了Basildon依然能聽到倫敦地鐵運行狀況的廣播。不過Basildon車站規模極小,沒有任何連鎖商店,只有一間食品雜貨店,月台內的咖啡鋪也早早休息。經過Basildon的火車只有開往倫敦和海邊的路線,不知道Depeche Mode的團員少年時會不會每逢週末就跑倫敦?

Eastgate Shooping Centre附近景象。

Eastgate Shooping Centre附近景象。

站前商店街

Basildon有個小小的市中心,方正建築物、寬闊的廣場和從平地突起的尖塔看起來與德國有點類似。因為Basildo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家社會主義影響力仍大的時代,英國政府為紓解倫敦人口壓力,1946年根據〈New Towns Act〉為80000到140000位居民新造的鎮,所以鎮上沒有任何古蹟,眼前所見的建築都是二十世紀中期後建造的。當初的新潮設計現今看來已經有點陳舊,小鎮散發出懶洋洋的氣息,不過在Depeche Mode成長的年代,或許這一切都還很新穎?在家鄉的生活經驗或許讓Martin Gore容易適應1983到1986年旅居柏林的生活?

2016年的The Ball Clock。

2016年的The Ball Clock。

The Ball Clock

The Ball Clock是Basildon的重要地標,一座塔狀的時鐘,時針分針已經停止轉動。幾年前損壞時,地方政府將之移除,但應居民要求又將其重新矗立在St Martin Square。Depeche Mode和The Ball Clock的合影讓人以為它規模龐大,實際上大概只有十來公尺高。

The Gore

Basildon有一條路叫The Gore,從市中心徒步前往約十五到二十分鐘,路途上經過許多如方塊般的民宅。乍看其名以為這條路是為了紀念Martin Gore,實際上路名和Martin沒有任何關係,Gore是某個曾經住在此地的家族姓氏,如此巧合讓它變成Depeche Mode之旅的地標之一並不為過。

Gloucester Park園內山丘。

Gloucester Park園內山丘。

1981年Depeche Mode在Gloucester Park曾有的人工湖划船。

1981年Depeche Mode在Gloucester Park曾有的人工湖划船。

Gloucester Park

The Gore走到底,在Ghyllgrove左轉直走就會到達Basildon的大型公園Gloucester Park,園內有高過我膝蓋的野草和一座略陡的山丘。園內曾有一座人工湖,1981年Anton Corbjin為Depeche Mode拍下這張照片。

Gloucester Park一直到1970年代中期才設立,而在那邊第一場舉行的大型活動就是1978年的The Rock Festival,曾和Vince Clarke組成Yazoo的Alison Moyet在表演陣容內,隔年Martin Gore當時的樂團Norman and the Worms也在音樂祭表演。近年來當地居民發起的Basfest還是選擇在Gloucester Park舉行。

〈Leave in Silence〉 (1982)

遺珠(?)地點

即使身為Depeche Mode的死忠粉絲,造訪完這些地點我覺得已經足夠了。如果還想看到更多樂團活動過的地點,下面是一些建議:

  • Lee Chapel North:Basildon的一區,Fletch的老家位置。
Dave舊照。

Dave舊照。

  • Bonnygate:Dave的老家街道。
  • James Hornsby School:前身為Basildon Nicholas Comprehensive School,Fletch和Martin就讀的高中,Depeche Mode的第一場表演在這邊舉行。

專訪:瞪入膏肓及瞪鞋音樂祭的創辦人瞪魔

by DOPM

DOPM有幸訪問了瞪入膏肓粉絲團、Bear Igloo Records及瞪鞋音樂祭的創辦人瞪魔Terry,他這幾年致力在台灣推廣Shoegaze音樂,引領台灣獨特的聆聽場景。訪談中聊到Terry喜歡的瞪鞋音樂種類、嚮往的生活方式和他最近推薦的專輯。

1. 大概是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聽音樂這件事很重要呢?

應該是國中吧?因為會開始去買專輯,雖然是流行音樂。(汗)

而且我喜歡專注在「聽音樂」這件事上,聽音樂的時候不會特別去做其它事情。

2. 什麼機緣下接觸到瞪鞋這種曲風?

老實說已經完全沒有印象。當發現自己沉溺在瞪鞋的夢境裡時,已經一腳踏入瞪棺裡。(誤)

根據記憶中的模糊片段,不是My Bloody Valentine,也不是Slowdive,也許是Slowdive分支Monster Movie,買的第一張有關於瞪鞋的專輯好像是Monster Movie的《Last Night Something Happened》,大學時期透過eMule電驢這軟體下載了一堆雜七雜八的音樂來聽,其中好像就有一些是瞪鞋的專輯但那時還不曉得瞪鞋為何。

另外某一天學弟推薦我聽加拿大瞪鞋樂團Readymade的《All The Plans Resting》,因為很喜歡然後要找他們的其他專輯來聽,因此發現了Shoegazer Alive這個網站,在那個網站裡持續性地尋找和聆聽瞪鞋,把老瞪鞋和新瞪鞋都給它狠狠瞪一遍,有種補習的感覺 (?) 總之很慶幸認識了瞪鞋,不然一定死不瞑目。

3. 第一個喜歡的瞪鞋樂團/歌曲/專輯?

其實我真的記不太得了……

4. 喜歡什麼時期的瞪鞋?例如:八零後期、九零初期、兩千後?

每個年代的我都愛!八零後期的瞪鞋搖滾,曲風比較純粹,沒有挾雜太多其它樂風。九零初期的則中規中矩,但也有許多經典,近年來則是愈來愈多樂團將瞪鞋與其它曲風做結合。

5. 喜歡什麼地區的瞪鞋團?例如:英國、美國、日本、台灣、香港、其他?

俄羅斯有北方大陸彼端的孤寂氛圍,還有義大利吧,但不曉得怎麼形容。亞洲地區的瞪鞋也別有一番風情,中國的瞪鞋算是玩得相當到位,日本的瞪鞋則非常有辨視度,印尼的瞪鞋玩的跟歐美團一樣厲害。其實真的只要是瞪鞋我都愛啊。

目前積極尋找冷門國家的瞪鞋團中,如越南、東埔寨或一些東歐國家。

6. 如果瞪鞋代表某種生活方式,你覺得是怎麼樣的呢?

也許是一種很沉浸在自我喜好世界裡的生活方式。瞪鞋也可以帶你前往夢境,逃離現實,遠離世俗塵囂,不知人間何事。又或者是享受孤獨,與寂寞共處時的一種音樂。不過聆聽瞪鞋的時候其實很適合與另一半接吻。(扯到那裡去)

所謂因時制宜。(誤)

7. 為什麼想要推廣這種曲風?而且主要透過經營Facebook粉絲團跟辦音樂祭的方式?

我認為shoegaze is the answer of rock and roll。它的無限美好和鎮魂效果 (?),我想即使是沒有接觸過瞪鞋的人,也可以透過潛移默化而慢慢接受並喜歡上這種曲風,不想讓任何人錯過這種完美無瑕的曲風,希望它盛行還要再盛行,

甚至希望這是一個只有瞪鞋搖滾的世界。(偏激)

現今的社群網站感覺還是Facebook的使用者最多,資訊的傳達也比較快速。一開始想辦音樂祭其實是個長遠的夢想,原本只打算辦個一場圓圓夢就好,後來是因為一年來台灣的瞪鞋樂團真的是少之又少,所以就開始邀請自己喜歡的瞪鞋樂團來台表演,而現場的表演比起線上聆聽專輯更能使樂迷感受到瞪鞋搖滾的無邊瞪力,我想喜愛瞪鞋搖滾的樂迷,都很喜歡整個人在livehouse被扭曲的音牆灌滿身體,並在效果器製造出的迷幻旋渦中徹底進入入瞪狀態。

8. 活動有鎖定什麼背景或年齡層的觀眾嗎?還是說據你的觀察,大概什麼樣的人會聽瞪鞋和參加活動呢?

活動基本上沒有特別鎖定希望誰來參與,只要喜歡瞪鞋,對瞪鞋有興趣的人,或是沒表演可以聽將就聽的人 (?) 本魔都歡迎,場面熱絡,樂團也瞪的開心本魔就滿足了。目前看起來參加活動的還是年少的瞪青比較多一點,粉絲專頁按讚的,年齡層也差不多集中在18~34歲左右。

9. 最近最喜歡的專輯?

Velveteen的《Yours To Enjoy》,My Bloody Valentine味十足。

Crescendo的《Unless》,推薦給喜歡The Radio Dept.的樂迷,也是本魔消暑必備或催稿專輯(?)。

Mumrunner的《Full Blossom》,激昂與優美旋律兼具的爽快龐克瞪鞋。

La Casa al Mare的《This Astro》,由三名義大利知名瞪鞋樂團的團員組成,Bear Igloo Records有賣專輯。(置入性行銷)

10. 也聽其他曲風嗎?

有的,本魔也聽psychedelic、post-punk、electronic或chillwave等曲風,不過與瞪鞋的聆聽比例為1:99,歡迎大家一起走火入魔。

回顧著過去音樂,思考著音樂的未來

by DOPM

之前其實一直很想要寫有關「精選輯」的文章,但是總是沒有動力認真坐下來寫。今天看了Pitchfork 這篇文章  (Why the Death of Greatest Hits Albums and Reissues Is Worth Mourning),正好給了我足夠的動機來討論一下現在線上串流音樂對實體唱片傳統的概念與模式所帶來衝擊性地影響。在這裡,會針對文章裡提到的幾個點提供個人身為音樂愛好者與唱片收集者的一些觀點與看法。並沒有打算針對Pitchfork 的文章進行評論,或是逐文分析注釋。當然,如果你對這主題有興趣,建議還是先在閱讀本文前,看一下這篇文章。

在聽音樂的這條的路上曾因好奇心所趨,對某個音樂人充滿了興趣,卻又不知從何聽起,所以去找來這個音樂人的精選輯。然後,就憑著自己對這些眾人耳熟能詳的精選名曲裡,決定我該不該喜歡這個音樂人。我想這是一個在探索新音樂眾多方式中相當符合邏輯的方式。而我就是透過精選輯,認識了許多喜愛的音樂人,如Neil Young、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Joy Division、Talking Heads、Marvin Gaye、Prefab Sprout,甚至是Yo La Tengo等。其中有些樂團,會讓我把想把他們舊的專輯一張一張挖出來聽。而對於有些樂團,我則會覺得精選輯對來我說已經足夠了。當然,也有些在聽過精選輯後就知道不是我的菜。因為精選輯的概念,基本上像是萃取出一個音樂人的精華。對於老歌迷來說,能讓他們喜歡過的曲子集中收錄在同一張唱片上,方便聆聽。同時,這些精選輯也對新樂迷來說提供了最佳的入門管道。對於音樂人來說,可以換湯不換藥,將眾人已經熟悉的東西再重新包裝賣出去,何樂而不為。甚至,更能透過這些精選輯穩固一個音樂人的地位及影響力。像是Bob Marley,我可能叫不出他的經典專輯的名稱,但我卻能馬上哼出 Get up, stand up, stand up for your right! 或是說出他有哪幾首經典歌曲。當然,並不是每個音樂人都是這樣想的(也不是每個樂迷都這樣想的)。不少音樂人認為他們年復一年辛辛苦苦地花了許多時間完成了一張專輯,投入了許多創意和不同的概念就為了帶給樂迷不一樣的東西。最後卻是被唱片公司打散,根據排行榜挑出那些樂迷所愛的歌曲而做的合輯,一張除了利益最大化外沒有任何創意或想法的搖錢工具。

另外一個換湯不換藥的唱片行銷方式,大概就是經典專輯重發了。而重發如果只是拿幾十年前的東西原封不動地發行恐怕提不起樂迷的興致(除非,有市場斷貨的現象,那倒是可以)。而也正是因為這些經典專輯有這樣的影響力,讓唱片公司有動機去將這些從未發行過的demo、混音、現場等bonus material挖出來,再加上精美的包裝,甚至在裡面提供有趣的、專業的、回顧的文字註解。如果沒有這些東西,那起碼也會有所謂的重新混音,讓在意音質的音樂收藏者願意再掏錢買單。對樂迷來說,也會覺得多花點錢更了解或是更投入自己喜歡的音樂自然是一大樂事。而在重發的各式各樣的產品裡,不論是boxset、deluxe edition、 collector’s edition,還是幾十周年紀念版,唱片公司都知道這一系列的回顧重發有他一定的市場在。就如同上述的精選輯提到的作用,他不僅僅是回收再利用的商業行為,更重要的是藉由重發行的行銷手法,提高辨識度順便做到穩固經典的地位,也能為新興的樂迷作為一個入門的指標。拿書來比較的話,就好像企鵝出版社的經典系列。究竟是誰決定他們是經典?只是企鵝出版社裡面的編輯嗎?當然不是,是由歷史的演變,大眾的偏好,和來自專業人士及評論家所共同造就的。音樂亦然如此,除了受大眾歡迎的所謂經典專輯,也有來自樂評/死忠樂迷的簇擁,讓原本沒有辦法進入主流音樂圈的音樂也有經典的地位。The Velvet Underground 和 Neutral Milk Hotel都是很好的例子。

而在音樂形式從mp3的誕生後一路發展到現在數位串流的音樂電台服務,我們聆聽音樂的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不在需要一張一張的把音樂買回來聽,只要能上網,哪裡就有音樂。自從有錄音技術後,人類所做出來的任何音樂,幾乎都能在網路上找的到。我們要認識一個新的音樂人也更簡單,只要到last.fm或是YouTube看哪個點聽率高,馬上點開來聽就能知道我們喜不喜歡,而且往往透過一首歌甚至不到一首歌的時間。要找類似的音樂,也同樣簡單,大部分音樂串流平台都會自動推薦,不喜歡只要按下一首就好。要做或是要聽playlist,一樣輕而易舉,曲風,心情,年代,任君挑選。從去年開始,全球數位音樂收益就已經超越實體音樂銷售的營收,而這個趨勢明顯的將會繼續持續下去。而這些聆聽的技術改變就足以將精選合輯和重發輯這兩個概念打入深淵了(當然,實際上唱片公司可能還是會繼續發精選集和重發盤,並不會馬上就此消失,但的確會慢慢地減少)。當音樂人的所有音樂都在線上了,何來重發的意義?當你能在線上看到那些歌最受歡迎,最多人聽,又何必出甚麼精選輯?

理論上,我們是從唱片公司在我們身上所制約的購買實體唱片的習慣所解放。實際上,我們是被解放了,但同時我們也被集體的共享經驗中所解放。音樂人本身的完整性,將不是被唱片公司所打散,而是被我們每一位聆聽者所打散。我們的偏好將決定我們對某位音樂人的印象。以後,當我們提到某個音樂家或是某個樂風,我們的印象很可能交集會越來越少。我也注意到大部分受歡迎的新專輯往往都會在隔一年或是同時推出所謂的豪華版。像是生怕這些專輯再過幾年就會被遺忘了,所以趁人們還記得趕快推出所謂的豪華版。這對新興的音樂人來說,要創造經典的專輯似乎比起三四十年前所發行的音樂都還要難上許多。

另外,線上串流的音樂清單,貌似個方便與人分享音樂的方式,但是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因為網路上的世界是瞬息萬變的,很可能今天你聽到的音樂,明天會因為版權的關係就消失了。你上個月聽到別人做的playlist可能這個月又多了十幾首歌,甚至可能有你不喜歡的歌手。線上的聆聽經驗,因此不斷的在變動。還有,就拿我們在DOPM做的mixtape 來說,這是我們DOPM的寫手們想到的主題,特別挑選的出來的曲子想與讀者們分享的。但是,這樣對讀者能產生多大的誘因會想要把它點開來聽把他從頭聽到尾?我想沒有很多,一切都還是要看讀者自己的意願與心情。這比我們DOPM以前的網路電台,大家同一時間登入到網頁去聽主持放些甚麼音樂,甚至在聊天室留言互動的共享體驗還要低。

如Pitchfork文章裡所提到的,這兩個貌似完全由商業利益所促成的唱片行銷模式,現在回過頭看,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邪惡,反倒還令人有點覺得懷念。我想主要原因是出自於我本身會是一個不斷會回頭去從老音樂找出新聲音的樂迷,而這精選輯與重發盤也讓我有機會去發掘許多不屬於我的時代的音樂。而這樣的經驗也是幾年來反覆去逛唱片行,而培養出了回顧過去音樂的習慣。也因為這樣,自己已經不將所聽的音樂侷限於流行和搖滾樂,而將觸手漸漸爬向了各式各樣的音樂類型。在實體唱片行可能沒有像線上串流的那樣無遠弗屆,甚至每一張唱片都要花錢,但是在那個有限的空間裡,我們就已經面對了百年來累積上千上萬個不同的可能性,早就遠遠超過我們能接受的。經過精挑細選後,我們選擇帶回家的專輯,是歷史的一小片段,卻會永遠留在我們的收藏裡,是個人與共同體驗的交會。我覺得這是聽音樂相當重要的過程,他是尋寶,是尋根,是探險,是穿越時空的旅行,是歷史與現在的對話,但最重要的是,他是音樂,當他被發行成唱片,就成了公眾經驗的歷史一部分。而透過回顧過往的作品,我們才能讓這些我們所喜愛的音樂不在歷史中淹沒於靡靡之音。

我們過去常聽且印象深刻的精選輯:

by fuse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