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r on Drugs - A Deeper Understanding

by DOPM
IMG_0038.JPG

今年部分的專輯發行名單像是2014年的延續,如Elbow、 Future Islands、The New Pornographers、Temples等樂團在該年和今年都推出作品,只不過今年的專輯似乎略遜於前作,費城樂團The War on Drugs對我而言也落入一樣的狀況。還記得《Lost in the Dream》在2014年席捲各大音樂網站與年終榜,自己也聽得欲罷不能。The War on Drugs當時在西雅圖獨立音樂電台KEXP的現場表演得到不少關注與肯定,今年樂團在推出新作後重遊舊地,雖然KEXP的硬體升級,The War on Drugs的名氣遠勝從前,樂團的表演卻顯得無精打采,就某方面來說,那場表演展現了《A Deeper Understanding》仍然廣受歡迎但不再讓我驚豔的原因。

《Lost in the Dream》可能是許多樂迷認識The War on Drugs的第一張作品,要推出能與之媲美的作品,Adam Granduciel必定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對於《A Deeper Understanding》他採取一貫苦修的方式,殫精竭慮地要求每首歌甚至每個音符都以自己希望的方式呈現,因此要是喜歡The War on Drugs過去復古滄桑美學的樂迷,這張專輯應該會聽得十分享受。另一方面,或許是加入主流廠牌後製作費增加,《A Deeper Understanding》中的樂器大多都聽得十分清晰,Adam Granduciel的人聲扮演了更重要的地位,而不只是朦朧的呢喃。

有點可惜的是,更飽滿的聲音在The War on Drugs的音樂上成了雙面刃。從過去以來Adam Granduciel觸及的主題不脫抑鬱、深切的挫敗感,以及如何逃脫這樣的狀況,《Slave Ambient》和《Lost in the Dream》迷噪的混音非常適切地勾勒哀愁隱約的輪廓。當這些模糊的感受在《A Deeper Understanding》中被放大處理, Adam Granduciel在創作的侷限也被揭露出來,他的歌詞若是細讀會發現並不出色,沒有明確的指出焦慮的來源,譬喻的使用也缺少創意。另外,許多《A Deeper Understanding》當中的歌曲都像是《Lost in the Dream》中曲目較不吸引人的版本,如開場曲〈Up All Night〉就有〈Under the Pressure〉的影子,但少了開頭那迷人的鼓和迴盪的吉他聲響;〈Holding On〉就是2017年版的〈Red Eyes〉;〈Strangest Thing〉和〈Knocked Down〉是新版的〈Suffering〉等等(似乎還使用一樣的和弦),沒有破格之處帶給人驚喜。

此張專輯以慢歌居多,但〈Strangest Thing〉或〈Thinking of a Place〉等歌曲都少了一點可以打動我的東西。〈Strangest Thing〉前奏空蕩的合成器聲響對於營造氛圍來說算是成功,這幾句歌詞 “Am I just living in the space between / the beauty and the pain” 可能是我整張專輯裡最喜歡的Adam Granduciel聲音表現,不過歌曲後半段吉他獨奏與合成器鳴放的橋段實在不是很細緻,若縮短一些也許能稍微降低突兀感。〈Thinking of a Place〉長達11分鐘,在這段期間內給聽眾的東西不多,不否認這首歌的確捕捉到思考的感覺,但樂團實際操作上手法則與前幾首歌並無二致,包括以合成器開場、綿長的吉他獨奏、憂傷的場景。

《A Deeper Understanding》仍然有一些我認為比較出色的曲子。〈Nothing to Find〉雖然聽起來很像是Bruce Springsteen的快歌,但已經是專輯中最具活力的時刻,吉他聲響明亮、鼓手Charlie Hall打的Motorik節拍十分振奮人心、歌曲末端的口琴與鍵盤合奏也很精彩。〈In Chains〉碰巧也是Krautrock影響較為明顯的歌曲,在鋼琴、吉他效果和合成器互動的細節營造聽得出用心,混音並未凸顯Adam Granduciel的歌聲,讓這首歌聽起來比較像樂團共同合作呈現的結果。結尾曲〈You Don’t Have to Go〉前半段近似〈The Strangest Thing〉,然而這首歌並沒有明顯副歌,在綿密的吉他撥弦間,敘事者最後接受愛人離去的釋懷情感表現得很真摯,合成器與隱隱的吉他噪音讓專輯結束在找到救贖的時刻。

總而言之,《A Deeper Understanding》因為一些因素讓人感覺不到樂團已體悟更深的洞見,但很高興見到The War on Drugs獲得目前的音樂成就。目前獨立樂團中像他們如此專擅老派搖滾的也不常見,希望Adam Granduciel和團員能嘗試一些較具實驗性的元素而不只是繼續套用成功的公式,期待聽到他們的新作品。

by Debby

評分:

Mount Kimbie - Love What Survives

by DOPM
mount-kimbie-new-album-1200x1200.jpg

Motorik的拍子從微弱的合成器delayed effect和looping的聲響中慢慢出現,隨著曲子漸漸地扭曲變形,如Joy Division般招牌的肥厚低音吉他跟著加入,沒多久整首曲子就淹沒在失真音效的feedback中。從這首〈Four Years and One Day〉開頭曲,Mount Kimbie直接的告訴聽眾這張專輯的主題-英國泡菜搖滾。對於熟悉他們舊作品的人,都知道他們是post-dubstep的先鋒之一,2010推出的《Crooks & Lovers》更是經典作品。做出像這張《Love What Survives》搖滾元素這麼強的專輯,真的讓人相當驚艷。

由多次合作的King Krule 獻唱的〈Blue Train Lines〉是專輯裡最搶耳的作品。King Krule 英式腔調與歇斯底里的說唱,搭配著不斷重複的4/4拍子,更凸顯出曲子的情緒張力。雖然個人還是不喜歡King Krule的唱腔,也聽不懂他在唸甚麼,但是曲子聽起來覺得還是蠻搭的。除了他,這張專輯也找來其他藝人來獻唱,像是James Blake就跨刀了兩首,結尾曲〈How We Got By〉和〈We Go Home Together〉。在後者,James Blake彈著風琴,充滿靈魂騷氣的唱腔與嚴肅莊重的感覺宛如是教會的gospel音樂。

與Micachu合作的〈Marilyn〉更是專輯裡最美麗的作品,優美的旋律與精巧細膩的樂器演奏反覆地的迴盪在不變的拍子上,搭上男女對唱著 ”I’m looking up at you, yeah”,簡直夢幻。〈You Look Certain (I'm Not So Sure) 〉,也是另外一首相當棒的曲子,破音的吉他搭配著post-punk音色的貝斯與鼓,獻唱的Andrea Balency迷幻的歌聲讓曲子聽起來像是某個八零年代被埋沒的indie團 。

而在每一首客串演出後,都接著一首演奏曲。而這些演奏曲除了是銜接曲子的連結,本身也都有相當有趣的實驗與結構,絲毫不遜色於四十年前的德國泡菜先鋒。像是〈SP12 Beat〉與〈Delta〉都有融合post-punk與krautrock的元素,讓這個如馬達般的拍子漸漸加速,同時也加入不同效果器的音效。隨著相同節拍的推進,音色卻是在潛移默運的。〈Poison〉裡的鋼琴更像是丟進了時空膠囊,被扭曲的聲音。

而讓我特別欣賞的是,Kai Campos 與Dom Maker兩人都是以電子音樂人著稱的,能把「真」的樂器玩得如此純熟。在傳統樂器的音色添加變化與創意,這些細微音色上的轉變與銜接是真的樂器難以演奏出來的,而必須經過電腦處理過的。另外,也聽得出來他們在寫曲方面的進步,改善了不少他們上一張專輯的缺失。可能自己也是最近特別喜歡泡菜搖滾的關係,聽到自己喜歡的團做出這樣水準之上的作品,真的相當推薦!

by fuse

Fleet Foxes - Crack-Up

by DOPM
IMG_0036.JPG
The test of a first­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opposed ideas in the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
(F. Scott Fitzgerald, The Crack-Up)

在2011年發行完極受好評的專輯《Helplessness Blues》之後,西雅圖獨立樂團Fleet Foxes沉寂了六年沒有發片。在這段期間吉他手Skye Skjelset成立了自己的音樂廠牌,其他團員則忙於Poor Moon、Crystal Skulls、The Blood Brothers等計劃,但大家最好奇的還是主腦Robin Pecknold的去向。

《Helplessness Blues》的巡迴一結束,Robin Pecknold便陷入極度懷疑自我的情緒中,他不確定是否要繼續音樂生涯,也無法確知音樂創作足夠彌補他從社會上所取得的資源,對眾人心懷歉疚;他的困惑從《Helplessness Blues》的歌曲即可見一斑,只是這些原本感動聽眾的提問反而一度成為他創作下一張專輯的阻力。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Robin Pecknold剃掉原本招牌的落腮鬍和長髮,進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就讀,暫時離開音樂圈。反觀在2012年離開Fleet Foxes的鼓手Josh Tillman倒是沒有太多心理包袱,以Father John Misty的名號重新出發,他直言不諱、善於嘲諷的形象讓他到目前為止發行的三張專輯張張叫好叫座。

時間到了2016年,數年前美國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已經分崩離析,貧富差距日益加大、區域間發展不均、種族之間的衝突也不斷升高,Robin Pecknold發現在大學接受到的高等教育並未驅散他心中的疑雲,而他選擇遠離親友(包括Fleet Foxes團員、也是他少年時死黨的Skye Skjelset)的決定最終無助於幫他找到人生的意義,〈Third of May / Ōdaigahara〉的一句歌詞 “To be held within one's self is deathlike, oh I know” 非常貼切地傳達出自我放逐的痛苦。帶著數年分頭發展的人生經歷,Fleet Foxes的團員重新聚首並在今年完成新專輯《Crack-Up》,名稱出自F. Scott Fitzgerald的一篇散文〈The Crack-Up〉,Fitzgerald在其中傾吐了他趨近情緒崩潰的心路歷程、如何抱持著互斥的想法持續生活、如何堅持活著這件事,這些約略也是Fleet Foxes專輯所討論的主題,不過Robin Pecknold最後達成的結論要比Fitzgerald正向許多。

既然專輯的概念圍繞在文學作品、Pecknold又剛完成文學學位,《Crack-Up》並不容易進入,甚至一開始的聆聽經驗令人摸不著頭緒。樂團在受訪時提到,這次歌曲的結構是以最違反直覺的方式組成,因此聽眾很難在頭幾次聆聽時就掌握歌曲全貌。開場曲〈I Am All That I Need/Arroyo Seco/Thumbprint Scar〉正好就是專輯中最怪異的曲目之一,Pecknold遲疑的低聲呢喃 “I am all that I need...” 是過去Fleet Foxes的音樂從未出現過的,象徵他離群索居時的看法,但話說到一半突然被闖入的吉他、鼓聲等樂器打斷,我們熟悉的嗓音和團員美麗的和聲突然出現,代表他重新擁抱社交生活和創作的決心,此後這兩種角度間或在曲子裡交互出現,最後一分多鐘的〈Thumbprint Scar〉音樂橋段轉變了數次:短暫回復到乾淨的民謠曲風、傳出一陣壯麗的弦樂、最後以低微的方式結束,背景配上某個大學樂團排練Fleet Foxes第一張專輯歌曲〈White Winter Hymnal〉的聲音。一切都讓我驚嘆,但我不確定現今的獨立音樂聽眾都能接受這百轉千折的安排,也願意費心解開樂團安排的各個謎團。

專輯中充滿對文學、歷史和Pecknold個人經歷的指涉,讓內容顯得更加晦澀。Robin Pecknold必定也意識到這一點,還親自到Genius網站為大家解釋歌詞。以派兵謀反並刺殺凱撒的羅馬人命名的歌曲〈Cassius〉,實際上是在討論去年非裔美人Alton Sterling遭警方射殺後,Pecknold參加遊行示威時內心複雜的感受。接續的〈- Naiads, Cassandies〉引用希臘神話的神祇和Cassius的女性名稱,轉而討論女性主義的議題。〈Mearcstapa〉用中世紀史詩《Beowulf》中怪獸Grendel的其中一個化名(意指「漫遊者」)譬喻他個人在世間茫然闖蕩的經驗。即便這些意象很美,但也不免給人掉書袋的觀感。

跨越這些令人不易理解的門檻後,與《Crack-Up》相處越久,我發現《Crack-Up》與前兩張Fleet Foxes專輯相比毫不遜色,甚至超出《Helplessness Blues》的格局。其中一項重要因素是Robin Pecknold的歌聲,雖然他過去已經以美妙嗓音聞名於獨立音樂界,經過幾年後他的聲音特質顯得更誠摯,他所唱出的每個字句都深深打動我。即便歌曲結構多變,樂團還是保留了多部和聲的特色,專輯中幾個關鍵句子因為流暢的旋律特別讓人難忘,例如〈I Am All That I Need/Arroyo Seco/Thumbprint Scar〉中的 “And the thumbprint scar I let define you / Was a myth I made you measure up to / It was all just water, winding by you”、〈Third of May / Ōdaigahara〉中的 ”And is all that I might owe you carved on ivory?”、〈Fool’s Errand〉的副歌等等。

如同先前所提到的,Fleet Foxes這次採用許多非傳統的歌曲結構,他們呈現出如果用民謠風格來做迷幻音樂可能的樣貌。他們也在部分歌曲中採用了一些電子元素,〈Cassius〉就是以電子音效開場的,〈If You Need To / Keep Time On Me〉主要以吉他和人聲為主,不過歌曲後半段可以聽到背景的電子鍵琴聲。可能是專輯中最悲傷的歌曲〈I Should See Memphis〉開頭的電氣音效,歌曲從灰暗、低速的開頭慢慢蓄積到情緒滿盈的狀態,頗有Radiohead的味道。

除了具挑戰性的曲目,樂團也保留了幾首容易進入的歌。第四首〈Kept Woman〉描寫對女性社會地位的想像,Robin Pecknold的演繹和整首歌的旋律美麗得不像2017年的當下會產生的聲音。首發單曲〈Third of May / Ōdaigahara〉以Skye Skjelset的生日命名,在數次的結構變換間,每一段主歌都安排得無懈可擊。同樣是單曲的〈Fool’s Errand〉幾乎像他們首張專輯的歌一樣琅琅上口,證明樂團仍然有能力寫出優異的流行歌,這次只是刻意不這麼做。

《Crack-Up》帶出許多社會問題,Robin Pecknold透過隱晦猶疑的語言,把重點放在思考個人能為社會及個人的理想付出多少,而在無能為力的時候能不能原諒自己;這些也是我反覆思索的問題,所以穿越《Crack-Up》的迷霧對我來說是非常充實的心靈旅程。無論如何,進行創作就是表達了自己的立場,也對他人形成某種程度的影響力,很開心Robin Pecknold和團員願意繼續讓樂迷聽到他們的聲音。結尾曲〈Crack-Up〉先描述敘事者被價值混亂的社會現況壓得喘不過氣,最後獲得某種啟示,拒絕靜默地被打倒,不知道這首歌會不會像《Helplessness Blues》的〈Grown Ocean〉一樣,成為連到下一張作品的橋樑。

by Debby

評分:

Paul Draper - Spooky Action

by DOPM
IMG_0035.JPG

先前於Ride復出專輯《Weather Diaries》的review裡提到,在今年夏日炎炎之際將有另一位遲到千年的個人英雄發行新作,而這所指涉的即是Mansun樂團的主唱Paul Draper。已不記得他開始放話要復出樂壇的確切日期,但總之等了又等,五六個年頭業已晃過,Paul才總算在去年發行個人名義的首張單曲,繼而於8月11日帶來他個人首張大碟《Spooky Action》。

作為一組於90年代Brit-Pop盛世後期出道的Cult Band,Mansun在發行《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Six》、《Little Kix》三張專輯後,於2003年無聲無息地宣布解散,當時正在籌備錄音的第四張專輯也宣告無疾而終,直到2004年9月Paul Draper才在樂迷的聲聲呼喚下重新發行《Kleptomania》。爾後,Paul Draper原計劃於2006年製作發行個人首張單飛作品,卻於此同時診斷出其左手中指罹患惡性腫瘤,致使他有一長段時間無法演奏樂器,專輯發行計畫也只得無奈暫緩。

時至今日,Mansun解散的死結依然是Paul心中一只揮之不去、糾纏多年的幽靈。主吉他手Dominic Chad於《Little Kix》錄音製作期間,試圖為樂團新增一位團員來擔任主唱工作,顯示其對於Paul長期主導樂團運作已心生厭膩,而當時這一連串的言行使得Paul本人十分受傷。《Spooky Action》裏頭有許多Paul藉以抒發當年情緒的作品,從〈Friends Make The Worst Enemies〉、〈You Don't Really Know Someone, Til You Fall Out With Them〉、〈Jealousy Is A Powerful Emotion〉等曲目,不難感受到Paul內心深藏多年的負能量,或許這樣的創作歷程能夠讓他重新檢視當時情緒,繼而作為一自我治療、寬慰原諒的過程。

回到專輯本身,《Spooky Action》一開場的〈Don’t Poke the Bear〉有著漫長前奏鋪陳,對於一位已睽違樂壇十多年的音樂人來說,如此之開場無疑是場冒險。然而對於長期死忠的Mansun迷而言,這步棋並不陌生。每回重溫《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我們都勢必得穿越〈The Chad Who Loved Me〉那幽深絕美的弦樂隧道,才得以到達光的彼端。

而作為《Spooky Action》第二首先行單曲,〈Things People Want〉潛藏的Glam Rock肌理,提醒著我過往癡迷於Mansun的緣由,Paul 雌雄難辨的嗓音總是如此令人傾心。〈Who Is Wearing The Trousers〉由Post Punk式的吉他刷奏起始,搭上靈動活脫的電子節拍音效,是首全然為80's kids量身打造的歌曲。〈Jealously is a Powerful Emotion〉開頭沉重冷冽的鍵盤聲響,有那麼一點讓我想起《Black Celebration》時期的Depeche Mode,然而Paul Draper很快地將之轉化為深具個人特色的Progressive Rock歌曲。

整張專輯的負面能量,則在〈Friends Make the Worst Enemies〉來到頂點。藉由"keep your enemies close because your friends can hurt you the most"這段歌詞,不難想見當時在音樂生涯仍想有所作為的Paul,面臨團員的分崩離析與背叛有多麼身心受創。雖然長期關注Paul Draper的粉絲專頁,心底偶爾還是會覺得他真是個成天討拍的玻璃心大叔,但或也因為他如此細膩善感,我們才得以從其音樂裡獲得那些被現實世界刺痛後的微小慰藉。

尾聲的〈Can’t Get Fairer than That〉、〈Feel Like I Wanna Stay〉兩首曲子則宛如回到Mansun巔峰時期的模樣,尤其看到〈Feel Like I Wanna Stay〉創作人同時掛上Paul和Chad的名字,不禁讓人懷念起這對曾經的黃金組合。一如〈Flourella〉、〈Moronica〉般的躍動節拍,每每令人想隨之起舞。流暢順耳的旋律也一再地提醒著我,即便十多年光陰匆匆而過,Paul 對於流行音樂的敏銳嗅覺卻從未退化。光是這點就足以讓老Mansun迷感動莫名,Paul Draper始終沒讓我們失望。

by Headphone Youth

評分:

B Boys - Dada

by DOPM
a2635144578_10.jpg

紐約布魯克林的三人樂隊B Boys的首張專輯《Dada》無疑的為今年紐約的獨立音樂注入一股新的能量,曾與Parquet Courts一同巡迴同時也是好友的他們受到彼此的影響一同將紐約的藝術龐克再度端上檯面抓住眾人的耳朵,專輯名稱《Dada》取自貝斯手Andrew的朋友的夢境,在此專輯發行前夢到他們有一張實際上並不存在的專輯叫做Dada,於是就用了這名稱作為專輯名稱,當然他們也不排除與達達主義的扯上關係,還有跟一間在父母老家附近的餐廳有關,誰知道呢?這個詞聽起來好玩有趣或許才是初衷,看似隨興的態度卻又同時嚴肅的看待事物也成為專輯所體現出給人的一種感覺。

從B Boys的音樂可以明顯聽到Fugazi、Minutemen、Minor Threat等美國八零時期的龐克樂隊們的影響,反覆單純的吉他riff,時而唸唱時而嘶吼的唱腔,快慢韻律交錯的鼓與貝斯線,不過沒有像Minutemen有著顯著的放克節奏,以及Fugazi更加生猛不經修飾硬幹到底的唱腔,他們還是維持一種布魯克林藝術青年的感覺,會在音樂中放入存活在大城市中所必須要有的幽默感。

專輯的歌詞是由吉他手Britton跟貝斯手Brendon兩人共同創作,而大部分的詞句都是在即興演奏的情況下產生的,包括了日常所看到一些不順眼的瑣事,還有嘗試用這些詞句想要更加深入了解自己以及他人,而在背後驅動創作的動力的則是對生存的焦慮,在紐約朝九晚五的生活,除了社交外還得顧及自己的身心找時間創作音樂,對每一日時間的不足所積蓄的焦躁。這樣焦慮的積累也成為了一股能量,透過三件式樂器給釋放出來。

一開始聽到〈Discipline〉就相當的吸引我,有著戲謔般的吉他riff,直接了當的主旋律。Brendon在歌詞中試圖去問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像是生而為人存在的理由到底是什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還能講得頭頭是道,但又沒有一個是屬於我自己的。在延綿的吉他噪音下,他們唱道:「存在的苦痛帶給我生命!」如同一件毫無理由與意義而存在的藝術品,生命的存在又何須有任何理由呢?

在〈I〉中,嘶吼彷彿從遙遠空曠的地方傳來,快速變換的吉他旋律線不停歇將你帶入另一個世界,樂器所堆疊出的混亂聲響聽起來卻異常的順耳,就只是吉他噪音,就能將那種空無的情緒毫無遺漏的表達出來。在反覆單一的吉他噪音與groovy的貝斯下,Britton於〈Energy〉以饒舌的方式將城市中快速更迭的步調與社交焦慮給直白的唱出來。

〈Fade〉就像是Parquet Courts的〈Steady on My Mind〉,褪去了速度感的節奏,以輕淺的鼓拍與鑼響將旋律打造出來,描述自身與他人關係的轉變使人想要消逝在空間中。最後的〈Walking〉如同一首Lou Reed的歌曲,由七零年代所遺留下來的曲調,將走在紐約街上的各種理由化為一首無關緊要的曲子。

沒有宏觀的主旨,沒有精彩的故事,沒有要對抗的敵人,B Boys的《Dada》更多是生存在都市下的焦慮,在他們看似隨興的風格下,卻又無意間的潛藏哲思,並將這股焦慮轉換為創作的能量。

by pblue

評分: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2